《共工怒觸不周山》是神話還是歷史?
網(wǎng)友解答: 共工氏怒觸不周山這一神話故事,書中只有一句話: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,怒而觸不周之山,天柱折,地維絕。翻譯成現(xiàn)代漢語就是:曾經(jīng)有一天啊,共工氏和顓頊為了爭奪天帝之位,爭著爭著,
共工氏怒觸不周山這一神話故事,書中只有一句話: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,怒而觸不周之山,天柱折,地維絕。
翻譯成現(xiàn)代漢語就是:曾經(jīng)有一天啊,共工氏和顓頊為了爭奪天帝之位,爭著爭著,共工氏非常憤怒,便撞在了不周山上,這一撞,直接導致天柱折斷、大地顫抖。
看似簡單的一句話,有太多的疑問了。為什么共工氏要和顓頊爭奪帝位?共工因何而憤怒?即便是憤怒了,為什么又會去撞不周山呢?
《山海經(jīng)》關于顓頊的記載比較多,作為黃帝的孫子,他的童年一點都不幸福,甚至可以用凄苦來形容。他一生下來就沒能待在父母身邊,而是被打發(fā)到少昊之國的大壑。大壑這個地方遠離大陸,非常的偏遠。
在如此偏遠的地方生活,不僅有顓頊,還有顓頊的叔父少昊。兩人都位居五帝之列,按理說不應該來這里,可是他們?yōu)槭裁磿苓@么遠呢?答案只有一個,他們在避難。
又是什么樣的災難,才能讓黃帝的兒孫遠走他鄉(xiāng)呢?炎黃爭奪大陸霸權(quán)之戰(zhàn)。
這是一場規(guī)模宏大、歷時久遠的戰(zhàn)爭,為了保證后繼有人,黃帝將兒孫中最有出息的少昊和顓頊藏在大壑,以備不測。倘若戰(zhàn)爭勝利,則安然回國;若是戰(zhàn)爭失敗,留下的火種亦可東山再起。
幸運的是,黃帝在阪泉一戰(zhàn),打敗了炎帝,成了天下共主。暫時的太平來臨時,少昊也帶著顓頊回國,直到少昊將死時,大家推舉顓頊為君主。
就在這個時候,共工氏終于再次登場了。這貨一出場,便自帶BGM,直接將目標定在天帝之位上。共工氏為何要針對顓頊呢?這就關系到國恥家仇了,炎黃之戰(zhàn)雖然結(jié)束,炎帝一脈并未根絕。
共工作為炎帝一脈最有實力的人,當然責無旁貸,他必須與顓頊爭斗!即便是失敗,也要讓顓頊看到自己的斗志!于是,他憤怒的向顓頊發(fā)起了攻擊。
顓頊又豈是吃干飯的?在大壑修煉了那么久,實力肯定也是超強,加之天下黎民的信仰之力,自然把共工打的沒一點兒脾氣。
戰(zhàn)敗的共工氏,無顏再見炎帝一脈的父老,只好一頭撞在不周山上。
為何要撞不周山而不是其他的山呢?因為不周山連接天地,乃是帝之下都的所在,把不周山撞斷,便是對黃帝一脈最大的不滿。
說到底,共工氏怒觸不周山,還是炎黃戰(zhàn)爭的繼續(xù)。在歷史上雖然沒有撞斷不周山這一回事,可是必定有炎黃之爭,要不哪來的炎黃子孫?
網(wǎng)友解答:近日有網(wǎng)友提問:看古代神話故事,講到上古時期的共工怒觸不周山,天柱折,地維絕。天傾西北,故日月星辰移。那么,“共工怒觸不周山”是神話還是歷史?共工和諾亞方舟有關系嗎?是不是共工此舉造成上古大洪水,西方于是出現(xiàn)了諾亞方舟?
共工的故事存在于許多史料上,大體是講:共工與顓頊爭天下失敗,發(fā)怒撞向不周山,把撐天的柱子弄折,系住大地四角的繩子搞斷。女媧煉五色石補天,砍鰲的四肢頂住天邊。天的西北方殘缺,所以日月西移;地的東南殘缺,所以江河東流。
1、共工在歷史上真有其人嗎?
對于共工的出身,有的史料這樣說:炎帝之妻,赤水之子聽訞生炎居,炎居生節(jié)并,節(jié)并生戲器,戲器生祝融。祝融降處于江水,生共工。共工生術(shù)器,術(shù)器首方顛,是復土穰,以處江水。共工生后土,后土生噎鳴。
這里是說:炎帝的妻子、赤水氏的女兒聽訞生炎居,炎居生節(jié)并,節(jié)并生戲器,戲器生祝融。祝融居住在江水,生下共工。共工生術(shù)器。術(shù)器的頭是平頂方形,他恢復了祝融的土地,重新住在江水。共工生后土,后土生噎鳴。
也就是說,共工的先祖是炎帝,父親是祝融。但這并不是唯一的說法,其他史書中稱共工曾與顓頊結(jié)盟,共同對抗祝融……
《史記》對共工的記載是,堯年老后詢問誰可繼位,有人建議他的兒子丹朱,被堯以“愚頑、兇惡”而否定。有人建議共工“廣聚民眾,有業(yè)績,可以用”,堯認為“共工言過其實,心術(shù)不正,貌似恭敬,卻欺騙上天,不能用?!?/p>
總之,對于共工的出身各種各樣?,F(xiàn)代人多數(shù)認為,共工是上古時期部落的一個首領,臨水而居,熟悉江河湖海的變化,擅長治理水系,這也是他被后世公認為水神的緣故。
2、共工怒觸不周山的故事早就被質(zhì)疑
關于共工怒觸不周山的故事早在東漢時就被質(zhì)疑過,質(zhì)疑者是寫《論衡》的王充,他說:共工能把不周山撞倒,如此神力應該天下沒有敵手,怎么會敗給顓頊?顓頊跟他爭天子,就是拿出全天下軍隊,用盡四海之人也打不過他的。
王充說,天是氣還是實體?是氣跟云煙沒兩樣,怎會有柱子?砍下鰲腿頂天,獸骨會腐朽,怎么能永久頂???鰲腿都這么厲害,它的身體會大到天地容不下,拿什么砍殺它……王充最后的結(jié)論是:共工怒觸不周山的故事純是一派胡言。
而且因為史書中的描述多有矛盾,后世推測上古的事情全是傳說,甚至質(zhì)疑夏朝之前的歷史真實存在過。但是,還有很多人并不認同共工的故事完全是神話,因為透過流傳千年的故事,往往可以看到背后的真相。
3、共工的故事到底是真是假?
“洪水滔天。鯀竊帝之息壤以堙洪水,不待帝命。帝命祝融殺鯀于羽郊。鯀復生禹。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。”史書上這段記載說的是:大荒時代有漫天大水。鯀偷拿天帝的息壤堵塞洪水,沒等到天帝下令。天帝派祝融把鯀殺死在羽山郊野。禹從鯀的遺體肚腹中生出。天帝令禹施行土工制住洪水,從而劃定九州。
這就是人們現(xiàn)在熟知的大禹治水的故事。雖然包括《史記》在內(nèi)的各種史書,對這段故事的記載也不乏神秘、神話的色彩,但多數(shù)人都認可大禹治水是真實存在的。而且在同時期的西方,也流傳著大洪水的故事,比如諾亞方舟。
難道這僅僅是一種巧合嗎?顯然不是!如今人們更傾向于認為,人類在上古時期確實遭受過洪水泛濫、暴雨狂風、淹沒家園的天災,以當時人類的能力,無力抗拒也無法解釋,只能歸結(jié)為天塌了、天漏了、地斜了,并把星月轉(zhuǎn)移、江河奔流的自然現(xiàn)象附會其中。
在山東的民間有種流傳已久的食品叫煎餅,過去人們喜歡用鏊子露天攤煎餅,名為“熏天”;攤好的煎餅用紅線掛在房檐上,名為“補天漏”,也許正是這種上古故事的另一種表現(xiàn)。
隨著地球板塊漂移說的出現(xiàn),還有人把上古的大洪水出現(xiàn)跟它聯(lián)系起來,認為地球板塊漂移使大陸發(fā)生根本性變化,引發(fā)了大洪水等一系列天災,人類驚恐、慌亂、無助,最終只能用一個個神話來安慰自己。所以,對于共工怒觸不周山的故事合情合理的解釋如下:
共工因熟知水系,大洪水時期被命令治水,但治水失敗,因為人們流離失所,他被顓頊責怪,羞憤中共工撞山而死,并背負了導致洪災水患的責任。
不過也有人認為,大洪水的始作俑者也許就是共工,在與顓頊爭奪天下失敗后,他就四處決堤放水,導致了一場洪災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