交易怎樣才能做到知行合一?
網(wǎng)友解答: “知行合一”這個詞我記得來自大思想家王陽明的有關(guān)著作中。其實根據(jù)我的理解,王陽明認為人們知行不能合一的原因是因為并沒有做到“知”,如果做到了“知”必然就能“行”。所以知行合一
“知行合一”這個詞我記得來自大思想家王陽明的有關(guān)著作中。其實根據(jù)我的理解,王陽明認為人們知行不能合一的原因是因為并沒有做到“知”,如果做到了“知”必然就能“行”。所以知行合一的關(guān)鍵在于真正的“知”,“真知”則必然能“真行”,而不是“假知”。
現(xiàn)在很多人“知行不能合一”就是因為他們的“知”都是“假知”,則當然不能合一了。
什么是“假知”呢?就是感覺自己好像明白了,好像懂了,而實際上并沒有從本質(zhì)上明白與理解。“真知”就是從本質(zhì)上了解一件事。
還是舉個例子吧
比如“酒后駕車是違法‘這個道理看似成年人都懂,其實未必。每年都有很多人酒后駕車,他們就沒有真正的理解酒后駕車違法的真正含義。真正理解酒后駕車危害的人,自然不會酒后開車,甚至平時開車速度都較慢。
有很多的真正的”懂“與”知“都是歲月與教訓(xùn)教會的——社會上多次碰壁就會“懂”了,炒股多次虧損,有一部分人就會“知”了。
這里為什么說一部分人就會“知”了——是因為大部分人因為同一個原因虧損上百次也不懂得深度反思。不信?夫妻兩口子吵架,絕大多數(shù)的爭吵都是因為一個本質(zhì)原因,幾十年來永遠不變。
當你在股市中真正的“痛”了,“想了”,才會真正的“知了”,自然也就會知道應(yīng)當怎么做了。所以我覺得不用團隊合作,如果能真正的從深度上反思自己的交易問題,自然就能夠很好的執(zhí)行正確的交易行為。
比如很多人不愿意止損,如果他們真正理解不止損的危害,絕對會嚴格止損。這就如病人如果真的懂了不做手術(shù)的后果就是死,那么他一定會選擇去做手術(shù)的。
對于我來說,止損、資產(chǎn)配置、倉位控制等我都自覺嚴格的去做,從不抱僥幸心理。因為我看透了股市交易的本質(zhì)——我知道不遵守這些賺的再多早晚也都會崩潰破產(chǎn),遵守這些即時暫時虧錢,也必將遲早會有好運傍身。
既然懂得交易的法則,那么為什么不平心靜氣的遵守這些去耐心等待財富的來臨呢。
圣經(jīng)上說:”不要給魔鬼留地步,就是不要讓自己置身險境?!擅衽笥褌兡銈冋娴亩畣??
我10多年來炒股從來沒有虧損被套,就是因為我從來不買漲了很多倍且人們都看好的股票,我從來不進行頻繁短線交易,我從來不借錢融資炒股,我從不買暴漲后的創(chuàng)業(yè)板中小板股票,我從不追漲停板,我從來不追求精確預(yù)測頂和底,我從來不希望天天賺錢,我從來不買高送轉(zhuǎn)后暴漲的股票。。。。。。。
網(wǎng)友解答:做到知行合一的唯一方法就是,真正的知道。很多人覺得,自己明明知道,卻做不到是因為執(zhí)行力的問題,大錯特錯。
比如,我們?yōu)槭裁匆人??因為我們真正的知道,不喝水就會死。那為什么很多人戒煙困難?是因為他們的執(zhí)行力有問題嗎?不,因為他們并沒有真正明白吸煙到底有什么危害。假如有一天,某一個人因為吸煙而得了某種疾病,他開始感覺痛苦,你告訴他,你再抽煙,你就會死亡。他會立即把煙戒掉,執(zhí)行力會強的可怕。為什么?因為他真正的懂得了吸煙的危害是什么。
獵豹CEO傅盛說過:不行動的認知,都是偽認知。一件事情,你是否真正的明白,看的是,你是否會付出行動。
很多人說,我懂得止損很重要,但是我執(zhí)行力不行。其實不是,是因為你對止損的理解不到程度,可能你知道止損很重要,但是你也知道,如果不止損還可能回本呢。假如你真正的明白止損的重要性,你的認知是,不止損就一定會失敗,你肯定沒有任何執(zhí)行力的問題,你砍倉會砍的無比堅決,不帶任何的猶豫。
所以,知行合一的解決關(guān)鍵,在于提升自己對事情的真正認知,而并非去解決什么執(zhí)行力的問題。當你明白一件事情真正的本質(zhì),以及它會給你帶來的足夠好處時,你的執(zhí)行力會無比強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