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田的CR-V、十代思域、冠道都需要加價,還要等一個月才能提車,是產能的確跟不上還是一種營銷策略?
網友解答: 今年本田汽車在國內取得非常好的銷量成績,年銷量突破140萬臺。面對如此火爆的市場表現,本田旗下的部分車出現了加價提車還要等一兩個月的情況,比如思域、u-rv、c-rv等車型。
今年本田汽車在國內取得非常好的銷量成績,年銷量突破140萬臺。面對如此火爆的市場表現,本田旗下的部分車出現了加價提車還要等一兩個月的情況,比如思域、u-rv、c-rv等車型。這到底是本田汽車的產能有限還是饑餓銷售,我們一起探討一下。
可以肯定的說,產能不足是加價銷售的重要原因。我們都知道物以稀為貴,用在這里也不為過。從供求關系來看,本思域等車因產能不足出現了供不應求的情況,賣方廠家占據著主動地位,加價提車自然就會出現。
本田汽車汽車加價銷售的還有一個重要原因,那就是產品本身。質量穩(wěn)定可靠,動力也很不錯,外觀也是非常吸引消費者。我們很多人喜歡買漲不買跌,總覺著買的人多了那就是好,這種消費心理并非十分理智。
面對著加價銷售的本田汽車,還是希望消費者能夠理智消費,不要盲目攀比跟風。明白自己真正的用車需求,從實際出發(fā)。不要因為一時的沖動而多花冤枉錢。
網友解答:現在很多汽車都加價提車,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。
1.對于廠家來說,確實是產能不足,對產品的信心不夠,誤判失誤估計市場,也就是沒想到會有如此大的銷量。
目前據說東本一廠,二廠產能已經飽和,正準備建三廠。
2.對于4s店來說,確實不否定有饑餓營銷這個說法。
我們大家對產品的需求都是買漲不買跌,既然大家對這個車型有那么多的熱衷和需求量。
如果我是4s店,我為什么不饑餓營銷呢?這樣可以為企業(yè)帶來更多的利潤。
3.最后說到底還是產品力。
上面說的這些產品具有較大的市場競爭力,加上品牌溢價,我們大家對他的心理預期比較高。
所以這種心理也助長了這種加價提車現象的出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