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心理學通史的意義是什么?
網(wǎng)友解答: 也許研究心理學史的學者更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,也許任何一本心理學史的第一章都有“標準答案”。不過還是簡單回答一下。在不同角度看,對不同個體來說,意義是不同的。對心理學學科發(fā)展的
也許研究心理學史的學者更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,也許任何一本心理學史的第一章都有“標準答案”。不過還是簡單回答一下。
在不同角度看,對不同個體來說,意義是不同的。
對心理學學科發(fā)展的意義“發(fā)展”是一個以時間流逝為前提的概念。任何一個學科理論,如果離開了對本學科史的研究,都算不得一個完整的理論學科,或者說,任何學術(shù)進展和創(chuàng)新,都是在過去成果的基礎(chǔ)上進行的。
心理學作為一門“只有短暫的歷史,卻有漫長的過去”的學科,缺少了對心理學史的部分,也就意味著丟失了大量的方法、知識、材料、經(jīng)驗——即使是那些在當代被淘汰了的,都是學科的寶貴財富——那是先賢走過的路。
對科學的意義心理學“短暫的歷史”即是指,自1879年馮特建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以來,心理學才脫胎哲學領(lǐng)域,正式加入科學陣營,成為一門獨立的科學,也才有了“心理學家”這個職業(yè)。
心理學史也是科學史的重要部分。心理學在科學里有其特殊性,心理學屬于“中間學科”或稱“邊緣學科”,即是既屬于自然科學、又屬于人文社會科學。也正是這種特殊性,各個學科無不能分享利用心理學領(lǐng)域的研究成果和知識,來充實著人們對于這個世界的認識。
對人類文明的意義心理學“漫長的過去”,便是生命自從產(chǎn)生了應(yīng)激反應(yīng)開始,而后產(chǎn)生了簡單的行為,進而產(chǎn)生了意識和高級認知能力,這一過程無不是心理學領(lǐng)域的研究對象。
人類用智能走到了食物鏈頂層,用文明改造了一個星球。我們上天入地,卻恰恰對自己和自己的這顆大腦還沒有一個確定的答案。我們只有通過哲學、宗教來很主觀得回答這些問題,卻無法通過擁有客觀證據(jù)科學方法回答。
人類無不時不在思考有關(guān)自己、他人、社會,心理學史也告訴了我們這一點。心理學史的研究成果,是人類文明中對這些問題回答中,濃墨重彩的一筆。
對心理學家的意義拓寬學術(shù)視野。
完善理論素養(yǎng)。
培養(yǎng)專業(yè)所長。
汲取先賢智慧。
對個體生活的意義對于不求甚解但對心理學有興趣的讀者,心理科學類書籍一定是首選,而非單純枯燥的心理學史。
不過心理學通史是了解心理學的發(fā)展、了解心理學家、學習心理學知識的重要途徑,是任何一本當代心理學的書都代替不了的。還有一些心理學家的事跡和研究還被改編成故事、電影,還是很有意思的。
2018.7.2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