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青花瓷的總體特色是什么樣的?
網友解答: 康熙青花瓷極具朝代特征:1,外型多端莊挺拔,器型種類很多,盤,碗,碟,罐,尊,觚,爐,瓶,等應有盡有!2,釉緊皮亮釉,厚而緊貼胎體,多粉白,漿白色,由于技術原因,底部釉面多縮
康熙青花瓷極具朝代特征:1,外型多端莊挺拔,器型種類很多,盤,碗,碟,罐,尊,觚,爐,瓶,等應有盡有!2,釉緊皮亮釉,厚而緊貼胎體,多粉白,漿白色,由于技術原因,底部釉面多縮釉點,小而深,如針眼一般。3,青料,早期國產浙料,呈藍灰色,到中晚期,國力鼎勝,多用珠明料,藍艷,明亮,隨可精細呈現濃淡色階!4,文飾,多戲曲人物,刀馬旦故事,亦也花草,鳥類,龍紋等,人物多挺撥威武,仕女多苗條秀美,發(fā)吉高聳。龍形兇猛,寬碩。最大的特點是:墨分五色,多采用各釜劈村,披麻村等繪畫手法來表現山,林,云,水等遠近及層次感,多藍艷,明亮,濃淡分明極具朝代特點!5,胎質細糯,密度大因而無論大小器都有壓手感,藏友也常象比喻為糯米狀,象蒸熟的糯米一樣,細糯,瑩潤,油質,泛出寶光!
網友解答:清康熙青花是繼明代"永、宣"、成化、嘉靖三個青花高潮之后的又一發(fā)展高峰??滴跚嗷ù善鞯纳a不僅滿足了國內需要,而且還大量
銷往海外。盡管康熙官窯以燒造單色釉瓷器以及仿古瓷器為主,青花、五彩等彩瓷的生產不是燒造的重點,而且并不限制民窯青花瓷器的生產,還把青花大規(guī)模的燒制讓位給了民窯,所以康熙時期最好的青花瓷器不是官窯卻是民窯。因此,代表康熙青花瓷器燒選水平的不是官窯,而應當是為滿足民眾以及外銷需要的民窯。
根據文獻記載,典型的康熙青花瓷器生產是從康熙二十二年(1683),臧應選為御窯廠總管以后開始的。并盛行仿明宣德、成化青花瓷器的風格。圖案也比較正統(tǒng)化,主要用龍鳳、纏枝蓮、云鶴、吉祥、壽字、山水、花卉等紋飾。
康熙初期由于政局還不太穩(wěn)定,景德鎮(zhèn)的瓷業(yè)生產以滿足城鄉(xiāng)民眾與外銷為主。青花瓷造型多樣、花紋裝飾多采用民間喜聞樂見的人物故事、花草樹木等題材,如"西廂記"、"三國演義"等,富有濃郁的民間色彩。
盡管康熙時期使用青料的來源沒有確切記載,但純藍、鮮艷的青花燒制成功,應當是繼永樂青花、成化青花、嘉靖青花之后的又一青花制作高潮。這種多層次的著色方法,與熟練地運用濃淡不同的青料來表現瓷器畫面的真實效果,是康熙時期青花瓷器的典型代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