歷史上該國領袖在中國生活20年,精通漢語,為何回國后立即廢除漢字?你怎么看?
網友解答: 我是薩沙,我來回答。這個問題看起來簡單,其實非常復雜。薩沙簡單說一說,基本是以下幾個原因。首先多聊幾句。胡志明是精通漢語的。薩沙看過很多關于胡志明的資料,他說一流非常流利的漢
我是薩沙,我來回答。
這個問題看起來簡單,其實非常復雜。
薩沙簡單說一說,基本是以下幾個原因。
首先多聊幾句。胡志明是精通漢語的。
薩沙看過很多關于胡志明的資料,他說一流非常流利的漢語,和中國人溝通沒有任何問題。他不但能說中國的官話,也能收比較流利的粵語,更寫的一手相當灑脫的漢子書法。
但是,為什么胡志明上臺以后,就立即宣布廢除漢字呢?
主要是3個原因。
河內古代旅游景點
第一,政治原因。
這個也沒有必要諱言。
古代朝鮮、日本、越南都大量使用漢字。隨著三個國家先后發(fā)展起來或者獨立,都開始廢除漢字。
相對來說,最弱的越南廢除的最徹底,韓國也比較徹底,但完全廢除還是70年代的事情,相反最強的日本廢除的相對不徹底。今天我們去韓國街頭看,看不到任何漢字的招牌,但日本街頭則不同。
以下是薩沙個人觀點。
其實,這恰恰說明了一個國家對于本國文化的自信。日本明治維新以后,也有學者提出廢除漢字,提高民族精神。但最終日本政府沒有采納,認為日本文化引進西方文明以后已經振興。日本人對自己的文化足夠自信,認為沒有必要廢除漢字,甚至自認為是漢唐文化真正的繼承者,而中國的漢唐文化已經被蒙古和女真兩個蠻族的入侵而打斷(大家別罵我,這是日本人的觀點,不是我的)。
至于韓國棒子,直到70年代還窮得很,又在朝鮮戰(zhàn)爭被志愿軍打的差點亡國,自卑到底就開始反彈,基本廢除了漢字。目前韓國人除了身份證和法律文件以外,就只有古代的書籍和牌匾還保留漢字。
至于越南,由于混的比韓國還慘,古代文化更為落后,甚至被法國人搞得連文字都斷層了,自然廢除漢字最徹底。
總之,就是他們民族性的體現,以表示不再依附中國。
第二,易于學習的原因。
胡志明上臺的時候,越南文化極為落后,農村基本全是文盲。
從掃盲考慮,漢字是比較難學的,尤其對于成年人。
建國以后,中國也搞過很多識字班,但對于年紀較大的人效果非常差。
因為你要熟練使用漢字,最低程度必須記住幾千個漢字,這就不太容易。
薩沙說個笑話,老外學習漢語因為搞不清己、已、巳,記得用尺子量。
但如果使用法國人留下的所謂越南國語,則是采用類似于法語的拉丁字母。
這種國語像英語一樣,學會字母和簡單語法就可以,比較適合掃盲。
第三,越南語的特點也可以廢除漢字
韓國人廢除漢字以后,就發(fā)現難以區(qū)分同音字。
所以今天韓國人的身份證上,很多還采用漢字,就是區(qū)別同音字。
但越南語則無所謂,因為他們是有聲調的。
同時,當時越南認識漢字人已經不多。1935年的法人調查,越南的識字人口中70%認識羅馬字,20%認識喃字(越南人利用漢字創(chuàng)造的文字),只有10%認識漢字。
那么這種情況下,胡志明選擇普及率最高的羅馬字,也是順理成章。
網友解答:說的應該是越南領導人胡志明廢除漢字的事情。胡志明原名阮必成,號秋翁。出身于越南一個官僚知識分子家庭,自幼聰穎好學,能熟練掌握漢語官話、廣東話、法語等語言。
1911年起,胡志明先后游歷法國、德國、英國、非洲、美洲等國家和地區(qū),增長了自己的見識,成為一個世界通。這為他日后的成功打下了良好的基礎。在此期間胡志明逐漸傾向革命,并以越南代表身份參加了凡爾賽會議。之后,胡志明加入了法國共產黨。
中國的第一次國內革命戰(zhàn)爭時期,胡志明跟隨蘇聯顧問鮑羅廷來華,在此期間結識了我黨多位領導人,與我黨結下了深厚的友誼。1930年 胡志明在香港組建越南勞動黨(印度支那共產黨),之后在我黨幫助下訓練了一支戰(zhàn)斗力強悍的軍隊。
之后胡志明率領越南人民經過艱苦卓絕的戰(zhàn)斗,驅逐了法國殖民者,吞并南越吳庭艷政權。面對美國的武裝干涉,胡志明毫不畏懼,率領越南人民創(chuàng)造了奇跡。從胡志明組建印度支那共產黨一直到越南南北統(tǒng)一,我黨對胡志明的幫助都是巨大的,但由于越南歷史上與我國有千絲萬縷的關系并長期被中國統(tǒng)治,力主獨立的胡志明悍然宣布廢除漢字,以“去中國化”,繼任者黎筍更是對我國兵戎相見,越南也算是白眼狼了。
感謝閱讀,歡迎關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