做機械加工的前途在哪里?
網友解答: 從畢業(yè)到現在差不多六年了,一直搞車床,以前的廠輕松了但是賺不到錢。今年換了個廠,5千塊每個月,一天11個鐘頭。每天都有活干到吐血那種,悲劇的還不是那種計件算工資的,做的主要就
從畢業(yè)到現在差不多六年了,一直搞車床,以前的廠輕松了但是賺不到錢。今年換了個廠,5千塊每個月,一天11個鐘頭。每天都有活干到吐血那種,悲劇的還不是那種計件算工資的,做的主要就是模具師傅給的活,tmd精度要求一般很高,總之就是吃力不討好就是。準備做到過年就辭職了,我也在考慮不要做這一行了。不說別的苦的累的啥玩意,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,說是師傅又怎樣賺錢還真比不過送人家外賣的哥們多呢。不知不覺快奔三十了,到現在交女朋友都不長久的,現在女孩子挑的很,無奈啊。
人的一生沒有多少個十年,青春雖然有憾,但是生活還是得繼續(xù)。我是決定轉行了,樹挪死人挪活,畢竟不在年輕了,哎我居然能寫這么多感慨,太不簡單了,嘿嘿嘿
網友解答:換崗位吧,再待下去也沒什么意義了,工資肯定漲不起來了。
如果是在20年前,機加工算得上是一門技術,一技傍身可以走遍天下,在當時工資還稱得上不錯的。所以那個時候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機加工行業(yè)。
但隨著機械的快速發(fā)展,涌入進來的人越來越多的,競爭變得越來越大。比如說去蘇州、東莞看看,靠近工業(yè)園附近的機加工小作坊很多,有些只有一兩個人。競爭大就會出現價格戰(zhàn),利潤也就越來越低,價格也就越來越透明,機加師傅們的工資也就不漲了,也許十年前工資是三四千,可能如今還只是四五千。
記得以前中央臺播放某節(jié)目,提及某國企研磨的某個師傅,他加工出來的零件精度可達到um級別(具體不記得),全國只有他一個人有次技術,可他的工資也才區(qū)區(qū)5000塊。
由此可見,機加工算不上一門真正的技術,無非是熟練工罷了,操作車床銑床磨床等,十年磨一劍,加工熟悉程度自然就上去了。
加上機加環(huán)境實在不怎么樣,噪音大、氣味重,工作的時候還得一直站著,實在是辛苦,還賺不了錢。
個人建議在機械行業(yè)內換崗位,借用機加工的經驗轉崗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