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西游記》中,唐僧過女兒國這關(guān)時到底有沒有動情?
網(wǎng)友解答: 唐僧是人,不是佛。他要取真經(jīng),要成佛,需要經(jīng)過九九八十一難,需要舍棄人的一切情感,包括愛情。唐僧見到美麗窈窕又情深意切的女兒國國王時動情了。他不像豬八戒那樣,掬著嘴,餳眼觀看
唐僧是人,不是佛。他要取真經(jīng),要成佛,需要經(jīng)過九九八十一難,需要舍棄人的一切情感,包括愛情。
唐僧見到美麗窈窕又情深意切的女兒國國王時動情了。他不像豬八戒那樣,掬著嘴,餳眼觀看那女王,卻也是耳紅面赤,羞答答不敢抬頭。我們看看女王的容貌:
眉如翠羽,肌似羊脂。臉襯桃花瓣,鬟堆金鳳絲。 秋波湛湛妖嬈態(tài),春筍纖纖妖媚姿。斜紅綃飄彩艷,高簪珠翠顯光輝。說什么昭君美貌,果然是賽過西施。柳腰微展鳴金佩,蓮步輕移動玉肢。月里嫦娥難到此,九天仙子怎如斯。宮妝巧樣非凡類,誠然王母降瑤池。唐僧心亂如麻,以四大皆空來穩(wěn)定自己的狂躁的內(nèi)心;以念阿彌陀佛,來堅定自己取經(jīng)的信念。溫柔鄉(xiāng)是最容易動搖一個人的信念的。
小說與電視劇不一樣,電視劇里的唐僧動情了。
女兒國國王看穿了唐僧,她說唐僧四大皆空,卻緊閉雙眼,若是你睜開眼睛看看我,我不相信你兩眼空空。不敢睜眼看我,還說什么四大皆空呢?
唐僧軟弱地許諾:來世若有緣分……女兒國國王打斷了唐僧,我只想今生,不想來世。
除了今生真的沒有來世!來世唐僧已成佛,眼里只有蕓蕓眾生,她女兒國國王只是其中之一,他們之間不會有瓜葛。
唐僧也想不負(fù)如來不負(fù)卿,可是佛教清規(guī)戒律告訴他,必須潔身自律。這一次唐僧把持住了心猿意馬的自己,他衣不解帶,身未沾床。
小說里唐僧表面沒有動情,只是意亂情迷了。女王一把扯住三藏,俏語嬌聲,叫道:“御弟哥哥,請上龍車,和我同上金鑾寶殿,匹配夫婦去來?!?/p>唐僧戰(zhàn)兢兢立站不住,似醉如癡。
書里寫唐僧應(yīng)付女王是悟空的計策,為了得到通關(guān)文牒。
那女主喜孜孜欲配夫妻,這長老憂惶惶只思拜佛。一個要洞房花燭交鴛侶,一個要西宇靈山見世尊。女帝真情,圣僧假意。女帝真情,指望和諧同到老;圣僧假意,牢藏情意養(yǎng)元神。一個喜見男身,恨不得白晝 并頭諧伉儷;一個怕逢女色,只思量即時脫網(wǎng)上雷音。二人和會同登輦,豈料唐僧各有心!上文寫唐僧沒動情。不過潤楊倒覺得,唐僧動搖后,又堅定了取經(jīng)的信念才更能感染人。
唐僧碰到的災(zāi)難都是觀音菩薩一手安排的,都是用來測試唐僧取經(jīng)的心是否真誠,是否堅定不移百折不撓。唐僧過女兒國,度情劫,就是觀音菩薩的一個測試,還好,唐僧通過了考試。
情劫很多人難以通過。六世達(dá)賴倉央嘉措就沒有度過情劫,他后來被康熙皇帝廢掉。
唐僧順利度過情劫,后來取得真經(jīng)。成為“旃檀功德佛”。
作者:潤楊閬苑 歡迎關(guān)注!歡迎留言探討! 網(wǎng)友解答:希望這個答案不會被罵,唐僧對女兒國國王是動了情的。
當(dāng)女兒國的國王把自己當(dāng)做“國寶”,讓唐僧看的時候。
唐僧根本就不敢直視,他只是低著頭,念著“阿彌陀佛”,稱自己“四大皆空”。
可是女王一句話就戳穿了唐僧的心思:你若真的四大皆空,為何不看著我。你若真的看著我,我就不信你真的會兩眼空空。
女王的這個激將法果然見效,當(dāng)唐僧睜開眼看到女王的時候,他確實心動了。
唐僧雖然動了情,但卻不能為情所困,留在女兒國。唐僧《西游記》中,在取經(jīng)的途中,此時他并不是佛祖的二弟子金蟬子,而是一個東土大唐派去西天求取真經(jīng)的高僧。
他一生坎坷卻心懷慈悲。他就連強(qiáng)盜,妖怪都顯露出了同情,所以他對女王是不可能沒有情的。但是他深知自己身上的重?fù)?dān),沒有辦法答應(yīng)女王留在這里。
所以他只能說:我今生已許身佛門,來世若有緣份……
我相信此時唐僧說這句話的時候,肯定是動了情的。
唐僧希望來生能與女王,再續(xù)今生緣。那是因為在《西游記》中,他并不是一個真正“四大皆空”的佛,而是一個有血有肉的僧。
他動了心,也不是因為他看上了女王的權(quán)利,地位和金銀財富,錦衣玉食之類的身外物。
他動了心,是因為他確實是喜歡女王這個人本身。
但是他又能抵抗住這些許多人夢寐以求的誘惑,這也說明了唐僧確實是一個非常有責(zé)任心,并且有信仰的,不畏艱險的,稱職的取經(jīng)人。
看來,觀音菩薩確實沒有選錯取經(jīng)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