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(xiàn)在的人還需要詩歌嗎?
網(wǎng)友解答: 謝謝邀請?,F(xiàn)在的人還需不需要詩歌?可以說需要,也可以說不需要。要想精神豐富的活著就需要詩歌,需要文化。但是沒有詩歌,沒有文化,一樣可以活著。所以需要還是不需要,看個人想要怎樣
謝謝邀請。現(xiàn)在的人還需不需要詩歌?可以說需要,也可以說不需要。要想精神豐富的活著就需要詩歌,需要文化。但是沒有詩歌,沒有文化,一樣可以活著。所以需要還是不需要,看個人想要怎樣活著。
在屈原的故鄉(xiāng)有一個“騷壇詩社”,從明朝的時候建立有500多年歷史,文革時期被強行解散,后來有個普通的老師徐正端(已離世)他恢復了“騷壇詩社”,這說明對有些人來講,詩歌是生活的必需品。
我和幾個好友創(chuàng)辦了“春光明媚詩書會”,每個月定期舉行一次詩書活動。我想?yún)⒓游覀兓顒拥娜耸切枰姼璧摹?/p>
舉個例子。最近一期活動內(nèi)容部分:詩詞接句子,伙伴們踴躍積極,各抒己見,暢表情懷。
劉禹錫如何能寫出《秋詞》二首,
那是他闊達的心境體現(xiàn)。
湖光秋月兩相和,潭面無風鏡未磨。
八百里洞庭湖,他說潭面無風,那是他心中風平浪靜,
所以世上的山水在他心里就是微縮的景觀。
由此我們學會體會清秋寥落之美,
穿越悲秋歷練生命獲得成長!
笑口常開的邢春平大姐,可愛到人見人喜,她的笑聲和爽朗感染每個人忘掉煩惱只留美好。
她給大家分享了毛主席《沁園春.長沙》,
看萬山紅遍,層林盡染;
漫江碧透,百舸爭流。
鷹擊長空,魚翔淺底,萬類霜天競自由。
讀完此詞,有沒有感到主席的豪情壯志和大氣磅礴力透紙背!
帥到不能再多的張強笑得燦爛,
一個集才氣和帥氣于一身的小伙子哦。他給大家分享了李白杜甫的故事。
他講到李白:長風萬里送秋雁,
只此一句,試問還有誰的詩能比此句更高遠,感覺能把秋雁從黑龍江直接送到云南。引得大家更加懂得李白的詩仙情懷。
網(wǎng)友解答:今天,我們?yōu)槭裁催€要讀詩?葉嘉瑩說的好:“詩歌讓我們的心靈不死?!?/p>
曾幾何時,詩歌是無數(shù)文學青年最為頂禮膜拜的一種體裁,若干年后,我們卻看到它曾經(jīng)高貴的身影,從讀者的閱讀視野中漸漸消失。究竟是因為高深莫測,曲高和寡,還是詩歌的生命萎縮舉步維艱,網(wǎng)上曾經(jīng)引發(fā)過“‘梨花體’詩究竟是不是詩”?“呤詩還是呤濕?”“中國詩壇為何淪為避孕套?”“詩人活著,而詩歌死去!”等一系列追問,我們不難看出,作為一種文學樣式的詩歌現(xiàn)在遭遇的最大尷尬:脫離讀者。
新浪網(wǎng)曾經(jīng)在2006年就“詩歌究竟離我們有多遠”對當代詩歌進行過調(diào)查,不少網(wǎng)友發(fā)出這樣類似的這樣的深重的嘆息:“當代詩歌,這只從中國文學的滔滔江河里一路泊來的蘭舟,現(xiàn)在擱淺了!”詩歌的蘭舟會擱淺嗎?而我認為,這一聲嘆息恰好說明:詩歌無處不在,無時不在,只要有人類在,就有詩在!目前詩歌受到如此多的關(guān)注,甚至被批被損被罵,正說明詩歌在我們的心里依然擁有崇高的地位,我們正在以歌罵笑哭等種種姿態(tài),熱切呼喚詩歌的高潔,拒絕詩歌走向平庸和低俗。
詩歌的曲高和寡另一個主要原因是文化的多元化發(fā)展和快餐流行文化的沖擊。過去的人,想抒情,首選詩歌,林黛玉就終生以詩為伴,她臨死前焚稿斷癡情,焚的就是詩稿?,F(xiàn)在的人,想抒情了,點個流行曲,什么同桌的你,真的好想你,潮濕的心,你那里下雪了嗎?既能打動別人也能打動自己。
此外,生活節(jié)奏加快,也是造成詩歌乏人欣賞的一個重要原因。詩歌和其他的文學體裁不同,它是屬于靈魂的低唱淺呤,屬于自然的和聲,而生活在后現(xiàn)代工業(yè)文明光怪陸離場景下的人們,已經(jīng)很難靜下心來靜聽自己的心靈的歌哭,聆聽自然和諧之聲。
由此觀之,時代變了,讀者與詩歌的傳統(tǒng)意義上的互動關(guān)系變了,詩歌的地位和功能跟著也發(fā)生變異。在“讀者”本身在今天發(fā)生了空前復雜微妙的變化的時候,倘若單是追問“現(xiàn)在的人還需要詩歌嗎?”而不去反詰“我們離詩歌有多遠?”
那么,我們?yōu)槭裁催€需要詩歌?
古往今來,在詩歌的星空里一直閃爍著璀燦光焰的詩人們——李白、杜甫、白居易、李清照;泰戈爾、聶魯達、惠特曼、阿赫瑪托娃、艾青、昌耀…….他們和他們的詩總是被世人敬仰和傳頌,詩人和詩歌為更多的迷失在物質(zhì)生活中的流浪者指明了精神的方向。
今天,我們?yōu)槭裁匆x詩,因為,除了生存,我們還需要美。
當你心中有詩,即使大家過的都是同樣的生活,你也一定會比其他人活得美一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