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DS操作設置詳解
在無線分布系統(tǒng)(Wireless Distribution System,簡稱WDS)設置中,有三種不同的模式可供選擇。下面將對這三種模式進行介紹。自學習模式自學習模式只適用于無線路由器作為主接入點時
在無線分布系統(tǒng)(Wireless Distribution System,簡稱WDS)設置中,有三種不同的模式可供選擇。下面將對這三種模式進行介紹。
自學習模式
自學習模式只適用于無線路由器作為主接入點時,用于擴展其他WDS基點的無線網絡范圍。在使用自學習模式時,需要將相互通信的WDS基點的MAC地址添加到列表中。
中繼模式
中繼模式既可以作為主路由器使用,也可以作為擴展無線的次路由器使用。在中繼模式下,同樣需要將相互通信的WDS基點的MAC地址加入到列表中。
需要注意的是,中繼模式下的路由器作為一個橋接基點,從一個WDS基點接收數據,并轉發(fā)給其他WDS基點。因此,它不再接受來自客戶端的連接請求,也不具備無線AP功能(即不會發(fā)射無線信號供其他設備使用)。
自學習模式和中繼模式應用方案
以下是兩種不同的方案來應用自學習模式和中繼模式。以兩臺JCG無線路由器為例,第一臺路由器為R1,第二臺路由器為R2。
方案1:自學習模式-中繼模式
第一步:設置R1路由器
將R1和R2路由器都通電并連接好R1路由器。進入R1路由器的設置頁面,點擊"無線連接",然后點擊"WDS"。在WDS模式中選擇"自學習模式",點擊"應用"完成主路由器的設置。
第二步:設置作為中繼的R2路由器
連接好要做中繼的R2路由器,進入路由器的設置頁面,點擊"無線連接",然后點擊"WDS"。在WDS模式中選擇"中繼模式",關閉DHCP服務器,并掃描到R1路由器的網絡。在選擇中,選擇與"WDS基點MAC地址"對應的空白處,點擊"確定"。接著,修改IP地址,禁用DHCP服務器,最后點擊"應用"。
方案2:中繼模式-中繼模式
第一步:設置R1路由器
將R1和R2路由器都通電并連接好R1路由器。進入R1路由器的設置頁面,點擊"無線連接",然后點擊"WDS"。在WDS模式中選擇"中繼模式",取消彈出的消息框,掃描到R2路由器的網絡。在選擇中,選擇與"WDS基點MAC地址"對應的空白處,點擊"確定"。最后點擊"應用"完成R1路由器的設置。
第二步:設置作為中繼的R2路由器
連接好要做中繼的R2路由器,進入路由器的設置頁面,點擊"無線連接",然后點擊"WDS"。在WDS模式中選擇"中繼模式",關閉DHCP服務器,并掃描到R1路由器的網絡。在選擇中,選擇與"WDS基點MAC地址"對應的空白處,點擊"確定"。接著,修改IP地址,禁用DHCP服務器,最后點擊"應用"。
需要注意的是,如果還需要在R2下面繼續(xù)中繼,方法與方案二相同。在R2的WDS設置中,掃描到要做中繼的路由器網絡,并填入"WDS基點MAC地址"的空白處,然后應用即可。這樣就可以一臺接一臺地進行中繼。理論上可以無限制地進行中繼,但考慮到網絡干擾和數據傳輸過程中的丟失,最好在5臺以內進行中繼。
橋接模式
橋接模式的設置與中繼模式相似,只是在選擇"WDS模式"時選擇"橋接模式"。橋接模式主要用于連接主路由器,實現數據交換,不接受無線客戶端的連接,并且只能通過有線連接。WDS僅作為擴展上級路由器使用,除無線訪問控制外,不提供其他防火墻控制功能,這些功能需要在主路由器上實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