定義變量,存儲值
在Python中,我們可以使用賦值運算符來定義變量并存儲相應(yīng)的值。例如,我們可以使用等號()將一個值賦給一個變量。下面是一個例子:```pythonx 5```在這個例子中,我們定義了一個變量x,并
在Python中,我們可以使用賦值運算符來定義變量并存儲相應(yīng)的值。例如,我們可以使用等號()將一個值賦給一個變量。下面是一個例子:
```python
x 5
```
在這個例子中,我們定義了一個變量x,并將數(shù)字5賦值給它?,F(xiàn)在,變量x存儲了值5。
兩個對象相加
Python提供了加法運算符( ),可以用來將兩個對象相加。對象可以是數(shù)字、字符串或其他類型的數(shù)據(jù)。下面是幾個例子:
```python
a 3
b 7
c a b
print(c)
```
在這個例子中,我們定義了兩個變量a和b,并將它們相加得到變量c。然后,我們打印出變量c的值,結(jié)果為10。
另一個例子是字符串相加的情況:
```python
str1 "Hello"
str2 "World"
str3 str1 str2
print(str3)
```
在這個例子中,我們定義了兩個字符串變量str1和str2,并使用加法運算符將它們連接在一起。最后,我們打印出結(jié)果,輸出為"HelloWorld"。
一個數(shù)減去另一個數(shù)
Python提供了減法運算符(-),可以用來計算一個數(shù)減去另一個數(shù)。下面是一個例子:
```python
a 8
b 3
c a - b
print(c)
```
在這個例子中,我們定義了兩個變量a和b,并將它們相減得到變量c。然后,我們打印出變量c的值,結(jié)果為5。
兩個數(shù)相乘或是返回一個被重復(fù)若干次的字符串
Python提供了乘法運算符(*),可以用來計算兩個數(shù)相乘,或者將一個字符串重復(fù)若干次。下面是幾個例子:
```python
a 4
b 6
c a * b
print(c)
```
在這個例子中,我們定義了兩個變量a和b,并將它們相乘得到變量c。然后,我們打印出變量c的值,結(jié)果為24。
另一個例子是字符串重復(fù)的情況:
```python
str1 "Hello"
str2 str1 * 3
print(str2)
```
在這個例子中,我們定義了一個字符串變量str1,并使用乘法運算符將它重復(fù)3次,得到變量str2。最后,我們打印出結(jié)果,輸出為"HelloHelloHello"。
除
Python提供了除法運算符(/),可以用來計算兩個數(shù)的商。下面是一個例子:
```python
a 10
b 2
c a / b
print(c)
```
在這個例子中,我們定義了兩個變量a和b,并將它們相除得到變量c。然后,我們打印出變量c的值,結(jié)果為5.0。
需要注意的是,如果被除數(shù)和除數(shù)都是整數(shù),那么結(jié)果也會是整數(shù)。如果希望獲得精確的浮點數(shù)結(jié)果,可以將其中一個操作數(shù)轉(zhuǎn)換為浮點數(shù)。
取模 - 返回除法的余數(shù)
Python提供了取模運算符(%),可以用來計算除法的余數(shù)。下面是一個例子:
```python
a 9
b 4
c a % b
print(c)
```
在這個例子中,我們定義了兩個變量a和b,并使用取模運算符計算它們相除的余數(shù),得到變量c。然后,我們打印出變量c的值,結(jié)果為1。
冪 - 返回a的b次冪
Python提供了冪運算符(),可以用來計算一個數(shù)的指數(shù)。下面是一個例子:
```python
a 2
b 3
c a b
print(c)
```
在這個例子中,我們定義了兩個變量a和b,并使用冪運算符計算a的b次冪,得到變量c。然后,我們打印出變量c的值,結(jié)果為8。
取整除 - 向下取接近除數(shù)的整數(shù)
Python提供了取整除運算符(//),可以用來計算除法的商,并向下取接近除數(shù)的整數(shù)。下面是一個例子:
```python
a 10
b 3
c a // b
print(c)
```
在這個例子中,我們定義了兩個變量a和b,并使用取整除運算符計算它們相除的商,并向下取接近除數(shù)的整數(shù),得到變量c。然后,我們打印出變量c的值,結(jié)果為3。
需要注意的是,如果被除數(shù)和除數(shù)都是整數(shù),那么結(jié)果也會是整數(shù)。如果希望獲得精確的浮點數(shù)結(jié)果,可以將其中一個操作數(shù)轉(zhuǎn)換為浮點數(shù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