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系統(tǒng)學習詩歌,該看哪本書呢?
網(wǎng)友解答: 想系統(tǒng)學習詩歌,我認為首先要做的,是明確自己的學習目的,希望達到的高度,希望取得成就的方向(如鑒賞、批評、創(chuàng)作等)。再之,就是要清楚自己目前的狀況。例如,自己目前所處的水平,
想系統(tǒng)學習詩歌,我認為首先要做的,是明確自己的學習目的,希望達到的高度,希望取得成就的方向(如鑒賞、批評、創(chuàng)作等)。
再之,就是要清楚自己目前的狀況。例如,自己目前所處的水平,可以花多少時間,是全職脫產(chǎn)學習還是業(yè)余時間學習,是否有老師指導等等。
較為正統(tǒng)的方法是先讀《中國文學史》、《中國詩歌史》、《中國通史》、《中國文學批評史》。并依此作為大綱,按次序研讀其涉及的作品。這種方法費時甚多,并且閱讀的作品的時代為由遠至近,一開始學習的就是讀《詩經(jīng)》、《楚辭》,對自學者而言,有一定的難度。但也唯這樣,才擔得起“系統(tǒng)”兩字。
假若是僅想利用業(yè)余時間學習詩詞寫作的。在開始時并不需要讀太多的書籍。除了一些工具書(如《詩韻合璧》、《康熙字典》、《漢語大辭典》等)外,開始時買一本紙質(zhì)的《唐詩三百首》就好了,如要學填詞的就加多本《欽定詞譜》和《宋詞三百首》也就差不多。
因為學習詩詞寫作,重點是在于“寫”,而讀也是應該依“學寫”的需要而去讀,讀的方式在于“深”而不在于“泛”。
記得我學詩詞寫作時,《唐詩三百首》我就用了好幾本,因為其除了可供閱讀外,還是我的作業(yè)本。例如最基礎的學習構句,便被老師要求將里面的詩句,劃出分隔線。學習平仄,老師便要求將里面的格律詩,全部標上平仄。學習對仗,便要將里面的對句劃出研讀。而意象、典故、構章等等內(nèi)容,同一本《唐詩三百首》,你都可以分出許多的專題去研讀和練習。
所以舊時學子拜入師門學寫詩詞,單創(chuàng)作基礎訓練,便需要花兩三年的時間,而所用的也不過是一本《唐詩三百首》。自然,這樣的深度閱讀,其對寫作的幫助也是非常大的,也是再多的泛泛而讀不可比的。
而更多的詩集閱讀,則是完成基礎創(chuàng)作訓練以后的事。那時候,對詩也會有不同的感覺和理解。
網(wǎng)友解答:誠謝邀請。
俗語有云:“熟讀古文三百篇,不會作文也會連。熟讀唐詩三百首,不會作詩也會偷?!惫P者認為,僅靠讀哪一本書,是學不會寫詩作文的。
寫詩文的過程,是作者通過借鑒學習,觀察理解,認知思考,并運用一定的修辭手法,引經(jīng)據(jù)典,向外轉(zhuǎn)化的過程。即如一位作家所說,作者應該具備吃條子拉筐的本領。拉筐的原材料(即寫作素材)吃進肚腹,經(jīng)過肚腹內(nèi)編造,提練,拉出一篇篇優(yōu)美詩文。這得需要日積月累的寫作內(nèi)功,寫作時才能夠得心應手。
所以,筆者認為,要想寫出好詩,在日常工作學習生活中,要有意識地多讀一些與詩歌有關的書籍。比如:歷代有定評的詩人專著或者詩歌選集等,《唐詩三百首》,《唐詩宋詞元曲鑒賞詞典》等,只有這樣,在寫詩時才能信手拈來,觸類旁通,把人家的語句意境,改頭換面(即所謂的偷),為我所用,再進行咀嚼消化吸收,一首好詩就能夠?qū)懗伞?/p>
如果想系統(tǒng)學習詩歌,應該讀一讀專業(yè)類書籍,比如:《詩詞歌律》等。欲使自己的詩循規(guī)蹈矩、引經(jīng)據(jù)典,就需要研究學習一下《聲律啟蒙》、《幼學瓊林》、《新編幼學瓊林》等,那將會是一個十分枯躁的學習過程,不再贅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