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么3D結構光在安卓陣營沒有取代指紋?
網(wǎng)友解答: 題目說明中說到國內廠商已經掌握了這項技術,我并不能完全認同。因為小米8探索版只是小規(guī)模試產,說明還不敢大規(guī)模應用這想法技術,這從側面說明了這項技術很可能還沒有到達爐火純青的地
題目說明中說到國內廠商已經掌握了這項技術,我并不能完全認同。因為小米8探索版只是小規(guī)模試產,說明還不敢大規(guī)模應用這想法技術,這從側面說明了這項技術很可能還沒有到達爐火純青的地步。
好,回到問題本身,3D結構光在安卓陣營為什么沒有取代指紋?
我認為,有以下3個重要原因:
一、國內用戶基數(shù)太大
我們到目前為止仍然是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市場,每年在中國的手機出貨量都在4.5億部左右。從這里可以看出來,我們的用戶基數(shù)太大,各種喜好、年齡段的用戶都有。3D結構光作為一種新型的解鎖方式,不能夠確保每個人都能夠學會使用。同時,也不是所有用戶都會喜歡這個功能。最后,一種新技術在這樣的用戶基數(shù)的情況下傳播,是需要一定時間的,指紋識別不可能突然就放棄掉轉而使用3D結構光,這也是不現(xiàn)實的。
二、技術本身的因素
小米8探索版使用的3D結構光技術和蘋果使用的技術是不一樣的,原理是類似的,但是效果也不完全一樣。
小米8探索版上的3D結構光工作原理就是用結構光投射特定的光信息到物體表面后,由特殊攝像頭采集并構成物體的景深信息,復原整個三維空間。
iPhone X使用的散斑結構光方案:打出30000個離散分布的紅外點陣進行深度探測。
結果是,iPhone X的3D結構光技術在夜間也能夠有很好的使用體驗,小米8探索版在夜間使用不是那么友好。所以,小米8探索版也同時使用了后置指紋。
三、指紋解鎖實際上更快
如果同時體驗過3D結構光解鎖和指紋解鎖的朋友,大家可能會感受到,其實指紋解鎖的速度比3D結構光解鎖實際上是要快的。并且,指紋解鎖的操作步驟也比3D結構光要簡單,使用指紋解鎖只需要拿出手機將手指放上去就好了;3D結構光還需要點亮屏幕才能夠成功解鎖,實際上是比指紋操作復雜的。
以上,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,歡迎大家關注我和我留言互動,謝謝!
網(wǎng)友解答:收到了網(wǎng)友的邀請,下面筆者來詳細給大家講一講,為什么3D結構光在安卓陣營沒能取代指紋?
安卓陣營的市場份額是遠多于蘋果陣營的,所以安卓陣營更加的紛亂,有著各種各樣的品牌,有著各種各樣的定位,并不像蘋果那般,僅僅只做旗艦機,不做低端機。而安卓陣營就完全不一樣了。安卓陣營現(xiàn)在一般分為三個檔位,分別是千元檔入門級,兩千五百元檔旗艦機,以及四千元當頂級旗艦機。
3D結構光在實現(xiàn)上,技術問題并不是特別大,最重要的其實也還是在價格問題上了,3D結構光模組的成本,怎么也得個二百塊,而指紋就不一樣了,普通的指紋就幾十塊錢的事,非常便宜,用3D結構光的成本僅比屏幕指紋要低那么一些,所以成本高是導致安卓陣營沒有全面支持結構光的主要原因。
錘科數(shù)碼,為您效勞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