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物設計的六大原則 設計引物的主要依據(jù)?
設計引物的主要依據(jù)?底漆設計有三個基本原則:底漆和模板的順序應緊密互補。底漆之間應避免穩(wěn)定的二聚體或發(fā)夾結(jié)構。第三,引物不能在模板的非靶點引發(fā)DNA聚合(即錯配)。引物設計原則?1. 引物長度一般為1
設計引物的主要依據(jù)?
底漆設計有三個基本原則:
底漆和模板的順序應緊密互補。
底漆之間應避免穩(wěn)定的二聚體或發(fā)夾結(jié)構。
第三,引物不能在模板的非靶點引發(fā)DNA聚合(即錯配)。
引物設計原則?
1. 引物長度一般為15-30bp,常用引物長度為18-27bp,但不超過38bp。引物GC含量一般為40%~60%,以45%~55%為宜,上下游引物GC含量和TM值應相近。引物對應的模板序列的TM值應在72℃左右,至少55~80℃,TM值曲線應在72℃左右,5〃~5〃4。Δg值(自由能)反映了底漆-模板結(jié)合的強度。3”端的Δg值較低,絕對值不應超過9,否則不利于反應的正確起始。當3′端雙鏈的Δg值為0~2kcal/mol時,PCR產(chǎn)率接近100%,但在-6時僅為40%,在-8、-5時小于20%。失配率不應超過100,否則會出現(xiàn)非目標波段。然而,對于某些特定的模板序列,我們也應該比較它們在正確位置的啟動效率。如果兩者相差較大,如正確位點的起始效率大于340,而錯誤位點的起始效率為110,很難找到其他更合適的引物,則這對引物是可以接受的;6。FRQ曲線是oligo6軟件引入的一個新指標,它解釋了序列片段的重復概率,在選擇引物7時應使用FRQ值。引物二聚體和發(fā)夾結(jié)構的能量絕對值不應超過4.5,否則容易產(chǎn)生引物二聚體,降低引物濃度,導致PCR異常。“3”的結(jié)尾不應該是連續(xù)的堿基,GGG或CCC會導致錯誤啟動,3“的最后一個堿基不應該是a或T,如果是,則會導致不匹配;9。退火溫度由公式TM=4*(G C)2*(a T)-5計算。選擇TM值較低的引物的退火溫度作為反應的退火溫度,各引物的TM值最佳匹配,在70~75℃范圍內(nèi)。模板與穩(wěn)定性較差的引物的TM差異越小,PCR效率越高。如果產(chǎn)品預期長度等于或小于500bp,則應選擇末端引物(16-18bp);如果產(chǎn)品長度為5kb,則應使用引物(24bp);11。在DNA測序和PCR中,最好使用5”穩(wěn)定端(GC含量較多)和3”不穩(wěn)定端(at含量較多)的引物,可以有效地消除假起始反應。引物與產(chǎn)品的TM值相差過大,最佳溫度為20℃。13底漆改性通常在5”端部進行,如添加限制性部位,同時根據(jù)需要添加保護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