制作地球內部構造模型 地球內部是什么?
地球內部是什么?首先,下面關于地球內部結構的一些信息是基于理論推測(主要來自地震學),因為目前最深的鉆探深度只有12.6公里,地球中心與地面的距離是6371公里。地球內部由多層結構組成。地核位于地球的
地球內部是什么?
首先,下面關于地球內部結構的一些信息是基于理論推測(主要來自地震學),因為目前最深的鉆探深度只有12.6公里,地球中心與地面的距離是6371公里。
地球內部由多層結構組成。地核位于地球的中心,然后地幔向外,最外層是地殼。
我們生活在地殼之上,地殼厚度在5到70公里之間,占地球質量的1%。海洋地殼薄,主要由玄武巖組成。大陸地殼較厚,主要由花崗巖組成。地殼的主要元素為:氧47%,硅27%,鋁8%,鐵5%,鈣4%,鎂、鉀、鈉2%。
地殼可分為六個板塊,它們漂浮在地幔之上。盤子不停地移動,它們的速度和指甲差不多。當這些板塊相互摩擦時,就會發(fā)生地震。當板塊相互碰撞時,就形成了山脈。當一塊板塊在另一塊板塊下滑動時,就會形成很深的溝槽。
地殼下面是地幔,厚2890公里,占地球體積的83%。地幔主要由富含鎂和鐵的硅酸鹽巖石組成。當?shù)蒯囟冗_到數(shù)千度時,就足以使巖石熔化并形成巖漿。壓力使巖漿上升,然后冷卻,最后回落。這種地幔對流被認為是板塊運動的驅動力。地球的中心是地核,它由兩部分組成:外核和內核。地核占地球質量的三分之一,體積的16%。
外芯由液態(tài)鐵和鎳組成。它厚約2200公里,溫度在3700攝氏度到5500攝氏度之間。內陸地核也由鐵和鎳組成,但它是固態(tài)的。內核厚度約1200公里,溫度高達5500攝氏度,相當于太陽表面溫度。內核的旋轉速度與地球其他部分不同,可能產(chǎn)生地球磁場,使地球抵御宇宙射線的攻擊。
雖然人類不完全了解地球的內部結構,但可以肯定的是,地球上沒有地心文明。
地球的里面有人類生存嗎?
謝謝。人類生活在地球上。
地球的內部構造是如何推測的?
俗話說,上天容易,入地難?,F(xiàn)實是一樣的。現(xiàn)在人們?yōu)榱烁鞣N目的發(fā)射了衛(wèi)星。目前,地球觀測的方向和深度都在不斷發(fā)展,但對地球內部的直接觀測進展緩慢。目前,唯一的方法就是地震波。
地震發(fā)生后,會產(chǎn)生地震波,地震波會傳播到地球各地。當它擴散到地表時,地震臺站會記錄下來。此時,地震波包含了震源和傳播路徑的特征信息,是地震學家了解地震內部結構的唯一途徑。
我們知道地震波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是不同的,橫波只能在固體介質中傳播。因此,我們知道,除了地球的外核是液體物質外,地球的其他部分是由致密的層狀結構巖石組成的,這是基于地震學家的研究成果。1910年,地震學家莫霍洛維奇發(fā)現(xiàn),當?shù)卣鸩ǖ竭_地下50公里時,會發(fā)生折射。這個界面后來被命名為莫霍界面。1914年,地震學家古騰堡在地下2900公里深處發(fā)現(xiàn)了另一個不同物質的界面,后來被稱為古騰堡界面。地球分為地殼、地幔和地核。
總之,盡管地震波攜帶巨大能量,容易造成地表破壞,但它也是人類了解地球內部結構的唯一途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