實踐和認識哪個是先導 談談如何理解實踐與認識的辯證關系?
談談如何理解實踐與認識的辯證關系?A:認識與實踐是對立統(tǒng)一的關系。實踐是整個人類認識的基礎,它在以下四個方面起著決定性的作用:第一,實踐是認識的源泉。真正的知識來自實踐。但對每個人來說,不可能什么都練
談談如何理解實踐與認識的辯證關系?
A:認識與實踐是對立統(tǒng)一的關系。實踐是整個人類認識的基礎,它在以下四個方面起著決定性的作用:第一,實踐是認識的源泉。
真正的知識來自實踐。但對每個人來說,不可能什么都練。接受間接經驗也是獲得知識的重要途徑。間接經驗也來源于他人的實踐。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之間的關系是源與流的關系。
第二,實踐是認識發(fā)展的動力,認識是隨著實踐的發(fā)展而發(fā)展的。
首先,不斷變化和發(fā)展的實踐不斷為人們提出新的認識課題,推動人們進行新的探索和研究。其次,實踐不僅為人們提出了新的問題,而且提供了大量相關的經驗標準和新的認知工具,使人們能夠不斷地解決認知問題,進行認知發(fā)展。第三,實踐改變了人們的主觀世界,鍛煉和提高了人們的認知能力。在實踐中,人們不斷刺激神經系統(tǒng),從而逐漸改變和完善神經系統(tǒng)的功能和結構,不斷提高思維和理解能力。第三,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的唯一標準。人們在實踐中形成的認識是否正確地反映了對象的本質和規(guī)律,是否具有真理性,只有回歸實踐才能檢驗。第四,實踐是認識的目的。人們認識世界的目的是為了指導實踐,有效地改造世界。
實踐的缺點是什么?
實踐的缺點是承受失敗。中國有一個古老的哲學,失敗是成功之母。所有的科學研究成果都是經過無數(shù)次失敗而取得的。
以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的研發(fā)為例。3月16日,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偉帶領科研團隊研制出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,該疫苗已獲準開始臨床試驗。因此,在4月2日,108名志愿者被招募到臨床試驗的第一階段來完成注射。4月9日,第二階段注射開始。這次與第一階段不同,他們分為三組,中劑量疫苗組250例,低劑量疫苗組125例,安慰劑對照組125例,共500人!整個研究大約需要半年的時間
!對于這些志愿者來說,他們必須承擔巨大的風險。如果給他們注射了不同劑量的疫苗,他們會生病嗎?他們會生病到什么程度?對于那些注射了安慰劑的志愿者來說,他們是否會推遲疾病的治療,有些還會留下后遺癥?所有這些都要為志愿者承擔巨大的風險。也可以說他冒著生命危險!從檢測費用來看,這部分費用,要占到40%以上
!據(jù)說疫苗在國外很難研發(fā)的原因之一就是他們很難招到志愿者,因為他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沒有奉獻精神
!綜上所述,這充分說明實際測試付出了巨大的代價!我們要向中國新型冠狀病毒疫苗試驗的志愿者致敬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