陰歷陽歷轉換 為什么要區(qū)分公歷和農歷?
為什么要區(qū)分公歷和農歷?謝謝!公歷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公歷。它是根據太陽活動規(guī)律制作的歷法,是從國外傳入中國的。農歷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在農歷的基礎上,根據月亮的活動規(guī)律,結合農耕生產而制定的歷法。眾所周
為什么要區(qū)分公歷和農歷?
謝謝
!公歷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公歷。它是根據太陽活動規(guī)律制作的歷法,是從國外傳入中國的。
農歷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在農歷的基礎上,根據月亮的活動規(guī)律,結合農耕生產而制定的歷法。
眾所周知,古代沒有工業(yè),農業(yè)是國家和老百姓生存的基石。農歷與農耕相結合。根據農作物的生長規(guī)律,農歷規(guī)定了24個節(jié)氣。農民按二十四節(jié)氣經營桑樹,對農業(yè)生產具有指導意義,所以桑樹一直沿用至今。如今,許多國定假日也是按照農歷繼承的。
公歷是世界上通用的歷法,在中國也更科學、更廣泛地使用。但是,公歷對農業(yè)沒有指導意義,所以不能廢除農歷。所以有公歷和陰歷的劃分。
為什么要分陰歷陽歷?
所謂的陰歷和陽歷是兩種不同的歷法計算,它們的參考對象選擇不同。
農歷,又稱陰歷,是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歷法。它是根據月球繞地球自轉的規(guī)律,即歷法根據月球的周期變化而定。農歷的每個月大約等于新月,每個月的任何日期都有陰歷階段的含義。
陽歷就是陽歷-基于地球繞太陽旋轉的歷法。
人們常說的陰歷、農歷、陽歷、公歷如何區(qū)分?到底有什么意義?
公歷是一樣的,一個月至少28天,一個月30天,最多31天,滿月,時間不定。早于農歷。農歷是陰歷,一個月29-30天。三年中有兩個閏月,15個圓月,24個節(jié)氣,農歷是農村人的生日。元宵節(jié)、中秋節(jié)、春節(jié)等都是按農歷計算的。
為什么要分陰歷和陽歷啊?
所謂的陰歷和陽歷是兩種不同的歷法計算,它們的參考對象選擇不同。農歷,又稱陰歷,是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歷法。它是根據月球繞地球自轉的規(guī)律,即歷法根據月球的周期變化而定。農歷的每個月大約等于新月,每個月的任何日期都有陰歷階段的含義。公歷年為12個月,正常年份為354天,閏年為355天。每隔30年,11年為閏年,其余19年為正常年份。純農歷能準確反映月相的變化,但不能以月和日來判斷季節(jié),因為它的歷年與回歸年無關。陽歷,也被稱為公歷,是一個日歷的基礎上,地球圍繞太陽的運動周期。陽歷的日歷年大約等于回歸年,一年12個月。這個“月”與新月無關。根據陽歷的日期,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年四季的冷暖變化;但在每個月,卻看不到月亮的新月、月亮的兩弦。這是當今世界的日歷。一年大約十一天。如果我們按農歷計算,五年內我們可能會在夏天過春節(jié)。然而,這并沒有發(fā)生。正是我們的智者古人創(chuàng)造了一種“陰陽調和”的歷法計算,這就是所謂的“陰陽歷”,也就是我們常說的“陰歷”!隨著陰陽歷的出現(xiàn),我們經??吹介c月。中國實行“十九年七個飛躍”的方法。也就是說:19個太陽年的總時間與19個農歷年加7個農歷月的時間基本相同,所以每19個農歷年,就有12個普通年(12個月)和7個閏年(13個月),閏年中多出來的一個月就是閏月。